生產型社會救台灣

/郭立昌
台灣必須回到生產型社會,光靠選舉救不了台灣的!九合一甫於1124落幕,馬上有人來提舍弟再選D黨黨主席這碼子事,我問:「然後呢?」並指出「選舉乃勞民傷財之非生產性事務」,結果不歡而散。
立昌20歲(1973)時,已經創建了三座工廠生產偏向軛、超微導線及絕緣材料,朋友間互動所談皆是「創造附加價值」,如同《社會責任》(郭立昌,2008)談〈科技產值〉所述:
一公斤八十元的銅板加工後,製成AV端子銅帽,可賣到五百元;其間增加的420元,就是「生產型社會」所產出的「附加價值」。附加價值是智慧、技術與勞力的結晶,掌握生產才能擁有,不是消費型社會所能有的;台灣在1970年代,因為掌握了生產型社會的附加價值,才能扶搖直上成為世界經濟的要角。我們推動「合作、分享」的觀念,期望在科技的發展過程中,人人都能享有生產型社會產出的利益。因為,一般人無法參與新興科技的產銷活動;所以,原創者必須主動,設計出能夠讓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參與的模式。讓一般人不只是單向地,扮演消費者的角色;而是雙向地,也能擔任生產者,得著益處。(郭立昌,2008101
回顧《公義的經濟社會》(郭立昌,2010)書中對〈生產型社會〉詮釋如下:
生產型社會(Productivity Society)」意即有「生產力」的社會,是一個「人人有工作、家家得溫飽」的社會,多數人從事正經的生產事業,創造附加價值。
消費型社會(Consuming Society)」是對應生產型社會說的,那是一個製造貧窮,令人陷入債務纏身,悲鳴、哀苦的社會。(郭立昌,2010283
談到生產型社會,必須從美國講起---
177674,一群人在費城發表獨立宣言,北美十三個州脫離殖民地,從英國的統治下獨立,成立美利堅共和國,簡稱美國。
美國走了八十幾年,到了1861年還打了南北戰爭,1865年才結束;戰後,民生凋敝,而有電影末代武士的情節出現。湯姆‧克魯斯飾演的歐格仁上尉,受聘到日本去訓練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軍隊。日本軍隊挾著船堅砲利,開始侵略鄰近的滿清政府。
1895年,滿清的李鴻章敗戰,割讓台灣給日本。
滿清認為台灣是蠻夷之地,化外之民的居所;但是,日本人卻把各種的工業移到台灣。
美國的愛迪生在1882年創辦GE公司,從紐約開始落實電燈的發明,電燈所需的燈泡、燈座、開關、電線、電塔、輸配電相關設備等等,關係著數百萬人的生計。不但,促成造船業的革命,更帶動汽車、飛機工業的發展,活絡了衍生性價值鏈;美國在十九世紀末,整個生產事業蓬勃發展,使得這個國家儼然是二十世紀的領導者。愛迪生可說是「生產型社會」的先驅,他證明只靠步槍、左輪手槍及軍事的輸出,對經濟社會毫無助益。
後來的電影工業,更是從這個夢工廠衍生出無數的週邊商品,令全世界通通羨慕這個黃金的國度。
此時,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了太平洋戰爭,居然有人想得出「慰安婦」的夭壽點子;最怪的是,在殖民統治下的一個府城富商,居然膽敢向壓迫者說不,而淪於萬劫不復之地。更禍延下一代!這個被稱為台南第一敗家子的「標仔舍」,其兒子一個個被徵調去服役,一個不幸死亡,另一個則從鬼門關走過一遭,等到1945年日本戰敗,才回台南創業。
那個戰後的年代,所需的小五金原本都從香港進口;標仔舍的小兒子阿坤,則成了進口替代的最佳管道,創業不久即財源滾滾。
然而,走了日本人,卻來了個更糟糕的!凡在台灣這地手上有馬克思書籍的,通通被貼上匪諜的標籤,不知多少人慘遭毒手?而這個阿坤,竟然為了營救匪諜,毀了自己的事業。
在飽受壓迫的日子裡,阿坤只要沒有傳票騷擾,即創作工藝技術、產品和器械;但是,傳票一來,他就發瘋似地把東西通通送人,說:「不知何時被捉去槍殺,不如送人去發揮。」無意間,阿坤那自斷糧草的怪癖,促使台南成為現代製鞋業的搖籃,更成為台灣精密工業的發源地。
阿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,努力學習阿坤的一招半式,也尋求並充實各種的知識,刻意避免阿坤踏過的陷阱,更遠離淪為標仔舍的可能性。他如工蜂孜孜努力,想不到在1966年創業不久,即遇上高雄加工出口區帶來的好時機;緊緊配合美國客戶,開發數千種的精密零件,攻佔全球剛興起的電子市場。
阿昌的產品通通都需要模具;因為,產品太小了,所以需要自動化;欲自動化,則需要特殊的銅材。起初,所需的銅板,都必須去軋銅廠找陳老板,做出指定的厚度及硬度;材料需要0.12 mm厚度,絕對不可以0.110.13 mm,才可與模具配合,做出好的產品,才會有訂單。
阿昌一路走,開發產品,開發模具,開發加工工法,更發展特殊銅材,及絕緣材料,為後進奠下基礎;而阿坤則坐在大宅中,對著訪客大談技術、分享經驗,執行「給了會生更多」的理論。
有人笑阿昌說:「人家美國人賺壹美元,你才賺壹塊錢新台幣。」
阿昌拿起心中的計算機算著:「新台幣十萬元的訂單,做一個單價新台幣0.08元的哈多瑁賣給美國人,五天做出125萬個,交貨、收款,賺了九萬元,可以在公園路買三百坪土地。」
新台幣十萬元,只是兩千五百美元,美國人光詢價就要三個月以上的工夫,那筆錢根本付不起廢紙流程的成本!」
台灣逐漸成為美國的重要供應商,取代他們的許多小企業。
在生產型社會裡,台灣的社會充滿生命力,台灣的產品充滿競爭力。
台灣逐漸遠離貧窮,成為世界經濟的要角;阿昌終於在1979年抵達美國紐約,準備為美國客戶開發衛星接收器和有線電視的零組件。他在曼哈頓驚訝地看見乞丐,更發現許多人為求一個工作而不可得;到了馬里蘭,接到邀請去參加一個聚會。
抵達現場,看見大紅布條高高掛,才知道來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駐美大使館的酒會;一等秘書先生熱切地拉著他,問起台灣的情形。先生表明自己是中壢人,因故留在大陸。
從當年大使館人員身上的老舊中山裝,與阿昌身上的新式西裝,可以看見兩岸不同之處;但是,使館人員仍然努力地遊說阿昌回歸,說:「祖國地大物博,一切的資源都為你而準備。」
到了1989年,阿昌終於抵達了祖先來的地方。從香港進入深圳,再搭車到漳州、廈門,入夜街上一片漆黑;來接他的先生,描述文革的慘況,不禁潸然淚下。
阿昌搭兩天的火車到上海,心中的十里洋場怎會如此破敗呢?再往北到北京,竟然遇上學潮!輾轉搭車、搭船、搭三輪車才抵達杭州筧橋機場,好不容易買到一張機票,飛赴廣州。
再從廣州搭車到深圳,從羅湖進香港,回到台灣沒幾天,就是六四了!
阿昌在杭州碼頭陷入學潮之中,汽車動彈不得,最後有一個三輪車伕願意載他到機場,收費二十元人民幣;阿昌問為何收費這麼高?車伕答道:「因為路很遠,又有上坡,很辛苦的。」
這路上,阿昌看著車伕的背都被汗水浸濕了,真的很辛苦;那車伕還不忘提起:「只要有錢賺,再辛苦我們都會幹!」
返台後,阿昌選擇留在台灣,為了市場需要,則在新加坡設一個聯絡辦公室;但是,卻有一大群人來訪,大家對於沒作深入評估就遷廠來馬來西亞,深感懊悔。
因為,馬來西亞有華人、印度人、馬來人;華人多是從商或教育事業,印度人喜歡金融商品,馬來人多是務農者。
馬來西亞分為東馬和西馬;東馬物產豐富,人民生活安逸快樂,根本不需要外來的投資,破壞山水;大家爭先恐後來投資的西馬,還不到九百萬人口,扣除已有工作者,剩餘勞力不多,缺工嚴重。
就在新加坡過海關的新山設廠的三洋、新力、船井都必須準備巴士搶工人;而工廠大如飛機場的全球電子公司更慘,因為地處偏僻,弄來弄去,不但招不到員工,連產品都做不出來。
小虹在新店的客戶,一個月可出貨八萬台的衛星接收器到德國,只是樓房式的小小廠房而已;他們見證了:「土地並非設廠考量的要件。」
當有人徵詢阿昌對大陸的看法時,他仍然會把大陸人渴望脫貧轉富的熱切詳實轉達;又說:「一個模具師傅,在台灣要花三年訓練,大陸人一年就可以學成了!」
「在蘇州參觀虎丘斜塔時,聽見有人用台語解說塔的歷史,指著地上的一個石頭,說起干將、莫邪和吳王夫差的故事,活靈活現,精彩萬分;那人竟然是當地地陪,說到廈門學了半年台語,就溜得像台灣人了!」例子不勝枚舉。
1993年,美國新上任的總統柯林頓先生,簽署了一些民生法案,美國的經濟開始好轉;消費性電子的訂單持續流進台灣,資訊科技的訂單也接踵而至。這時,許多人因著政治因素,得著經濟利益,搖身一變成為資本市場的新貴,吸收大把的大眾資金,開始尋找新的生產基地,冀圖降低成本、提升戰力、奪取市場。
因有馬來西亞的缺工和霾害前車之鑑,於是中國大陸成為大家的第一選擇;這個移動,造成大流行,從二十世紀末延伸至二十一世紀,欲罷不能。
有的移動,是不得不之舉;有的則是隨風移動,完全沒有作任何的評估。
這種隨風移動,可以造成新生產基地週邊曇花式的榮景,亦能動搖母國的根本,使得生產型社會完美的產業鏈完全地崩解,解構安和樂利的社會,造成莫名的禍害。
阿昌曾經用精密工業的高階技術,隨手救活一個著名的人偶玩具,使其見不得人的不良率降低至零,也使其高到離譜的單位成本降低至壹美元。
這家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售價仍是20美元,卻妄想到廉價勞力的國家追求0.35美元的單位成本;結果,其母國的同業一一從地球消失,其母國的州則面臨財政破產!
為什麼那19.65美元的利益,母國的人民享受不到呢?母國的政府也沒享有呢?母國的勞力沒有享受到生產時的附加價值,母國的政府也徵不到稅,錢都哪裡去了呢?答案是:「都在企業的口袋裡!」企業逐漸強大,大到可以併購國家;多數人則成了消費者,也成了受害者。
生產型社會式微,不但國力衰弱,人民必定生活於悲苦哀鳴之中,各式的不公義亦會降臨其間。(郭立昌,2010283-289
總之,生產型社會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不僅能幫助窮人翻身,更能強國利民;期望大家都能開始學習「利用厚生」(尚書‧大禹謨)之道。
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,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。

參考文獻:

郭立昌(2008)。社會責任。台中:磐虹。
郭立昌(2010)。公義的經濟社會。台中:磐虹。

相關連結:

美國發明專利(Linda Din Invention)

http://ldkh107.blogspot.com/2018/08/blog-post.html (丁玲虹發明的電子商業)
http://ldkh107.blogspot.com/2018/08/apec.html (參加APEC為台灣開出路)
http://ldkh107.blogspot.com/2018/07/blog-post.html (國家不花錢的重大建設)
http://iotbyksi.blogspot.com/2018/08/iot.html (IoT物聯網也能做公益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3381.htm (ETC交通工具電子付費裝置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6479.htm (賴來賴去很方便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86121.htm (APEC 2018高峰會之數位經濟)
https://lindadin58.blogspot.com/2018/11/apec.html (丁玲虹在APEC倡議的虛實整合)

http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18/11/apec.html (經由APEC為台灣開出路)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K-Horn Science Inc.的由來

社會責任宣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