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責任(一版)
郭立昌(2008)。社會責任。台中:磐虹。
作 者:郭立昌
出版社:磐虹
出版日期:2008年5月
語言:繁體中文
ISBN:978-986-83462-4-6
規格:平裝 / 248頁 / 25k正 / 14.8 x 20.7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出版地:台灣
本書分類:1.社會政策 2.經濟 3.責任 4.文集《社會責任》(Social Responsibility)簡介:
不可虧負寄居的,也不可欺壓他~;不可苦待寡婦和孤兒~;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,你若借錢給他,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。(出埃及記22:21-25) “Do not mistreat an
alien or oppress him; do not take advantage of a widow or an orphan; if you
lend money to one of my people among you who is needy, do not be like a
moneylender, charge him no interest.”(Exodus22:21-25)
為盡個人社會責任,我們創業以解決失業。為盡企業社會責任,我們創新產業—「Global
Channel-TES」成了「強化經濟社會、協助2.4億人創業、解決失業」的最佳實例(The Best Practice),促成「人才、商品、勞務、資金」快速流通的新貿易系統。我們創造的「新商業機制(New Commercial Mechanism)」稱之為「社會責任投資(SRI)」;一個失業人口在這個新經濟範本中,壹年能創造五萬美元的產值,其中四萬美元支付各項費用,尚有壹萬美元節餘;幫助愈多人,節餘愈多。
作者簡介:
作者郭立昌於1953年生於台南市北區崇安街45號,其尊翁郭坤成因白色恐怖而在1966年遭惡意逮捕入獄,導致作者必須創設成光金屬加工廠以擔起一家九口活下去的責任,幸運地成為高雄加工出口區歐美日電子廠的區外供應商;作者於1974年在台南縣永康鄉中央路61號創建「成光精密工業有限公司」時,蔣經國進來視察,並邀參加「蔣院長早餐會」,獲贈「利用厚生」四個字—出自《尚書‧大禹謨》的這段話影響作者甚巨,是故,1979年赴美協助客戶開發新產品時帶回「Incubator」的育成概念,廣事傳播成為國家政策;1982年開始社會服務,初期目標在促成「傳統產業科技化」,以「拯救芭比」作試驗印證其可行性;進而落實「科技產業智慧化」—即協助其妻子丁玲虹實現所發明的「電子商店系統(簡稱TES)」成為「富裕台灣計畫」的工具—稱之為「社會責任投資(簡稱SRI)」,丁玲虹(Linda Din)在1998年APEC根據TES提案贏得「電子商務」法案,成為各國的重大產業政策;TES這個新科技經濟系統又在2003年贏得APEC最佳實例,丁玲虹受澳洲政府邀請正式以「Global Channel(全球通路)-TES」之名在APEC提案贏得「協助2.4億人創業的最佳導引」。由於TES的商用牽動兆美元利益,作者夫婦遭受到公器加貪腐集團的猛烈而持續之攻擊,2006年澳洲政府欲了解丁玲虹倡議的「全球通路-TES」進度,卻在重重杯葛下只有作者一人得以前往越南河內APEC領袖會議,某國領袖說:「你們成為海賊(pirates)的獵物(hunted)了!」也有說:「你們被你們的政府迫害了!」於是「反貪腐(Anti-Corruption)」的議題瀰漫會場,成了長程的議題—某些國家則成為重要政策。於是作者特地著作《社會責任》在2008年5月21日 贈與馬英九總統,期望第二次政黨輪替時新政府能有個翻轉的作為。
作者序
為盡個人社會責任,我們創業以解決失業。
為盡企業社會責任,而進行社會責任投資,期望成果與世人分享,建構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。
不過,我們發現政府也必須盡社會責任,履行社會契約,方能達成社會責任投資的目標。
促成「人民有收入、企業有盈利、政府有稅收」,也就是「人民、企業、政府」三贏的局面,建造均富的社會。
「貧窮」則是首要解決之事工,貧窮是「人權」的問題;貧窮源自於失業,沒有工作,沒有收入,即造成家庭問題,衍生社會問題;所以,解決貧窮問題就在創造工作機會,而工作機會則來自於「創新產業」。
我們創業,很輕易地解決了一百人的失業問題,可是還有四千九百人需要就業;因此推動「你幫我、我幫你、強扶弱」的觀念,創造科技產值,亦須兼顧人文價值。
廣傳「孵蛋器(Incubator)」的想法,也普獲認同與接受,成了百花齊放的創新育成政策。
期望「人人有工作、家家得溫飽」,特創新產業,創造一個新商業機制,組成一個新商業系統,帶到溫哥華APEC(亞太經合會),而發明了「Micro
Business (微型企業)」。
創新產業使用非接觸式感應科技,係利用收音機頻率隔空即可作資訊轉換;鑑於電磁干擾(EMI)會日益嚴重,我們透過APEC Technomart II(亞太經合會技術交流展),向世人宣揚:「防範電磁干擾的重要性。」獲得政策性的支持。
我們持續參與APEC亞太經合會事務,在1998年促成了「電子商務領航計畫」,使許多茫然不知何去何從的新創業者、及企業獲得出頭與重生的機會,據悉至少壹億人受益。
更孵化創意,培育成為具體成果,從小零件到自動化設備,到整廠設施,到整個國際法案,皆期望能夠貢獻一己之棉薄,只希望拋磚引玉為大眾帶來福祇。
因此,參加上海APEC亞太經合會,廣宣「智慧財產權(IPR)」的好處,爭取成為法案,期望能對新創業者有所助益。
從此,我們帶至世間、帶至世界的非接觸式感應科技,廣為人知;其中的射頻識別(RFID),成了熱門新興的科技產業。
我們建議APEC,成立「行動管理委員會」,制訂「通路規範、傳輸協定、應用標準」,以及特許和排除障礙。
我說:「社會由人民、企業、政府組成。」
這三類人可以互為倚靠,形成鐵三角,建構安和樂利的社會;他們亦能互為迫害,使社會陷於混亂不堪。
從清邁返台後,我們竟慘遭各式極不人道的迫害,被剝奪了憲法十五條規定的「工作權、生存權、財產權」;各種的攻擊、誣告、濫告臨身,阻擋了落實社會責任投資的時機。
最後,因著新世代來臨,人人都在談我們致力推動的「社會責任投資、企業社會責任」,也必須用到我們的發明,誣告不得不落幕;看了不起訴判決書上未列名原告,只能將一切交與行公義、好憐憫的神。
在蝗蟲螞蚱肆虐的日子裡,即使糧倉被毀,人脈被斷,有陣亡、有傷重者;但是,默默中有一股力量,使我們活了下來;更在重重杯葛下,帶領我到了越南河內,參與2006年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(CEO SUMMIT)。
我預備的小冊子,被加印分發到與會的各國政經領袖手中;「最佳實例」亦成為一個「政策」,結論是:「Expedite(儘速執行)!」
大眾見證了:「全世界從2007年起,沒有疑問地在分享我們的社會責任投資成果。」
除了企業社會責任被訂為聯合國全球盟約(UN’s Global Compact)之外,2008年APEC也正式把企業社會責任列為主題。
「企業社會責任(CSR-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)」並不適用於利潤導向的企業;但「社會責任投資(SRI-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)」卻可提高企業的附加價值,同時兼顧永續發展。
「社會責任投資(SRI)」不是「慈善事業」,也不是「非營利事業」;而是「以非營利的觀念經營營利事業」,達成「人人有工作、家家得溫飽」的目標。
透過「最佳實例」來幫助許多人能夠安居樂業,也就是我說的:「人在家中做,賺得世界錢!」
以公益的心來經營企業,使經濟活動的參與者,都能同得益處。
除了獲利之外,還要兼顧永續發展;主張的是「合作、分享」,而非「競爭、壟斷」。
1986年,目睹企業為追求更高的利潤,關廠外移,製造失業問題;我們全力投入推動社會責任投資,如今成效彰顯。
我們具體地「創新產業」,如同當年愛迪生的發明,把煤油燈升級到電燈的時代那般。
也把接觸式的時代,升級到「非接觸式」,透過「傳統產業科技化、科技產業智慧化」,來促成「貨幣、產業、通路、就業」革命。
發展一個新經濟範本(New Economy Model),建立一個新商業機制(New Commercial Mechanism),提供一個可多國參與的貿易系統(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)。
把世界拉回起跑點,促成「人才、商品、勞務、資金」快速流通,使得人人都有機會出頭天,擴增中產階級的數量,建構一個普遍繁榮的新社會。
長久以來,我們惦記著窮人,熱心去行,希望人人有工作、家家得溫飽,一直以「手中若有行善的力量,不可推辭」警惕自己。
人家需要知識,我們奉獻知識;人家需要訂單,我們奉獻訂單;人家需要四百萬元,我們借給他,到期沒錢償還,再借給他兩百萬元。
2008年,全球正式進入新經濟時代,新政策架構也逐漸成型,我們所作的工已成典範;默默中有一股力量在支撐著,使我們得以重新站穩腳步,啟動五年為一期的應用計畫。
郭立昌 于2008.4.25
社會責任目錄
自序
|
1
|
|
![]() |
||
1
|
緣 起
|
7
|
2
|
解決失業
|
15
|
3
|
創新產業
|
21
|
4
|
最佳實例政策
|
32
|
5
|
社會責任投資
|
48
|
6
|
自由貿易協定
|
59
|
7
|
全球盟約
|
77
|
8
|
工業有毒
|
87
|
9
|
科技產值
|
101
|
10
|
財富集中
|
111
|
11
|
著書立說
|
120
|
12
|
獵 人
|
128
|
13
|
僕 人
|
139
|
14
|
窮 人
|
155
|
15
|
海 賊
|
174
|
16
|
人 權
|
192
|
17
|
有所不為
|
205
|
18
|
相互效力
|
212
|
19
|
衍生性價值鏈
|
227
|
20
|
W型社會
|
235
|
21
|
展 望
|
244
|
相關連結:
Invented by Linda Din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6304796B1 (VAM)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97061 (Shopping System)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07468A1/en (Entry security device)
https://kuo-social-service.blogspot.com/2015/12/a-hundred-year-old-teacher-mr-ma-chen.html (馬承九老師)